惠州可持续旅游评测

城市简介

旅游发展历程

惠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72年,当时原辖于惠阳地区的惠州市恢复了西湖管理委员会,那一年,惠州还组建了第一批旅行社:西湖旅行社和华侨旅行社。西湖的园林景点开始对市民和到惠州出差、休假的人士开放。 1974年,为适应侨务工作需要,开始组织海外华侨、港澳同胞来惠州观光,并开辟了芳华洲和红棉水榭两个接待基地。 1979年,旅行社组织专题团队来惠旅游的目的逐渐明确。1980年3月,第一个来惠州考察的外国旅游团——日本步道短歌会惠州考察团一行27人抵惠考察,拉开了外国人游惠州的序幕。之后,相继有其它西方国家的游客来惠旅游,标志着惠州的旅游业奏响了对外开放的序曲。

当时的旅游是项政治任务,游览景区景点还是其次。来惠人员的首要任务是考察惠州社会主义新貌,如参观惠州糖厂、机械厂、造船厂,或者观看工厂幼儿园小朋友的少儿文艺表演,最后再顺便参观西湖。在计划经济时代,来惠人员都由国家统一安排,一般人未必有机会来惠州“旅游”。上世纪80年代,惠州旅游地接量排到全省第二、第三位。但当时惠州城市建设落后,实在没什么值得参观的。游客来惠州旅游主要是游览历史名胜,欣赏自然风景。 惠州风光秀美,得天独厚,集“山、江、湖、海、泉、瀑、林、涧、岛”于一身,“苎萝西子”西湖、“百粤群山之祖”罗浮山、“岭南第一汤”汤泉当时被称为惠州“三件宝”,美丽风景令境外游客趋之若鹜。除此之外,惠州还有被誉为天然氧吧的避暑胜地南昆山;更有海滨度假胜地巽寮湾。

1978年时惠州全市没有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旅游饭店,市区只有惠阳地区招待一所、二所及工农兵饭店、西湖饭店、东兴酒家、东江旅店、惠州大厦可供食宿,床位不到1000张。 1979年11月中外合作的孤山宾馆开业,主要接待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。由于游客量大,孤山宾馆床位紧张到酒店的餐厅、走廊、楼梯口甚至办公室都摆上折叠床让客人睡。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惠州宾馆、西湖大酒店、金华宾馆、银华宾馆才陆续建成投入使用,旅游条件得已改善。 1989年到1993年是惠州旅游发展的低潮期,这种情况直到进入21世纪惠州旅游业才慢慢恢复,旅游景点和高档酒店越来越多。现如今,旅游业已成为惠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。

城市评论
旅游产业
旅游休闲质量指数比较
城市形象